• <acronym id="0br3w"><label id="0br3w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<table id="0br3w"></table>
  • <td id="0br3w"><ruby id="0br3w"></ruby></td><track id="0br3w"><strike id="0br3w"></strike></track>
    <td id="0br3w"></td>
    全球嬰童網
    招商
    品牌
    商機
    展會
    產品
    企業
    資訊
    專題
    視頻
    店鋪
    開店
    經銷商
    嬰童網首頁 > 母嬰資訊 > 育兒知識 > 正文
    “鋅”是智慧之花,寶寶缺鋅危害大,媽媽可不能大意!
    行業編輯:林夕
    2023年06月20日 16:38來源于:班蘭喜
    分享:

    寶寶缺鋅的癥狀:

    1. 頭發枯黃,身材矮小

    2. 手上有倒刺指甲白點,臉上有白斑

    3. 食欲差,厭食,挑食,異食癥

    4. 舌苔厚,有地圖舌,口腔潰瘍

    5. 抵抗能力差,反復濕疹,呼吸道疾病感染,經常腹瀉

    6. 易出汗,脾氣暴躁,多動癥,注意力不集中

    以上任何一種癥狀的出現都有可能是寶寶身體缺鋅預警征兆,需要額外補充鋅元素!

    這6種寶寶最易缺鋅!

    01

    腹瀉的寶寶

    長期缺鋅可觸發寶寶經常腹瀉,而腹瀉期鋅又會大量流失,腸道的修復也需要鋅的參與,不及時補充缺鋅會越來越嚴重。當寶寶總是反復腹瀉、腹瀉難恢復和出現急性胃腸炎時,都可適當補鋅,能幫助寶寶提高腸道免疫力,縮短腹瀉周期。

    02

    厭食、偏食的寶寶

    偶爾厭食、偏食可能與食物安排的種類不夠豐富、寶寶的心情不佳等因素有關。如果你發現寶寶總是厭食、偏食,如小些的寶寶奶量不足,大些的不愛吃魚吃肉,多是缺乏鋅的。

    03

    部分特定的早產兒

    早產兒比足月兒幾乎早一個月出生,在胎兒時期對鋅的儲備量不足,容易造成先天不足,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。早產兒在出生后不久,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鋅元素。

    04

    愛出汗的寶寶

    愛出汗可能不是缺鋅引起,但會加速鋅的流失。寶寶新陳代謝旺盛,比成人更易出汗,要是你發現寶寶總是大汗淋漓,可以適當補補鋅。

    05

    特別容易病毒感染的寶寶

    經常感冒發燒,反復呼吸道感染,如扁桃體炎、支氣管炎、肺炎,出虛汗,睡覺盜汗等

    06

   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的寶寶

    殊不知我們的口腔黏膜更新是非常頻繁的,黏膜上皮細胞大約每4天就會更新一遍,而鋅就是保證口腔上皮細胞再生的必需營養。鋅缺乏我們的口腔黏膜就會變薄或缺損,就表現為口腔粘膜糜爛,或者潰瘍。加之缺鋅會降低免疫功能,就會大大增加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。

    根據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:

    0-6月齡嬰兒每日鋅適宜攝入量2毫克;

    7-12月齡嬰兒每日鋅平均需要量2.8毫克,推薦攝入量3.5毫克;

    1-3歲幼兒每日鋅推薦攝入量4毫克,可耐受最高攝入量8毫克。

    對嬰兒來說母乳喂養有利于預防缺鋅,是否需要補充取決于媽媽膳食中鋅的攝入量。只要媽媽可以做到膳食結構合理、營養均衡,一般來說小寶寶不會有缺鋅的情況。

    給寶寶補鋅不僅可以通過食補,還可以通過藥補的方式,另外還有其他一些事項稍加注意都能有效幫助寶寶有效吸收鋅元素。補鋅的方法非常多,到底嬰兒如何補鋅效果好?

    1、堅持母乳喂養

    想要嬰兒不缺鋅,提倡母乳喂養,至少也要母乳喂養嬰兒3個月,然后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。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,可達62%。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,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~7倍。

    2、添加含鋅輔食

    寶寶到了4-6個月之后,可以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添加輔食,這個時候如果缺鋅,可添加一些富含鋅元素的輔食。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,人工喂養的嬰兒可從4個月起,添加容易吸收輔食,如瘦肉末、蛋黃、魚泥、動物肝、牡蠣、花生米粉、核桃仁粉等。

    3、補鋅產品

    如果嬰兒缺鋅情況比較明顯,那么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鋅產品。

    4、保持飲食均衡

    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、不偏食的好習慣,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,粗細雜糧混合搭配,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。

    美好景像、班蘭喜 )
    分享:
    相關資訊
    更多>>
    • 三天內
    • 一周內
    • 一個月
  •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》浙B2-20110190    浙公網安備 33078202000022號